展望2009年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將呈現以下4個方面的趨勢與特點:
第一,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 應付危機和困難的大背景下, 電子政務建設也要過緊日子, 要更加注重應用為本、重在服務的基本原則, 走出一條低成本、重效益的發(fā)展道路。
我們一定通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充分總結幾年來成功的經驗和失誤、教訓。電子政務建設不宜一味追求速度和投資規(guī)模,而應把重點放在應用的廣度、深度和服務面的擴大和普及上來,切實提升老百姓對電子政務的滿意度, 使電子政務建設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因此電子政務在2009年要過緊日子,精打細算開支,充分利用已有資源,更加注重降低成本,更加注重利用國產軟硬件設備。
第二, 電子政務建設必須通過調整整體結構,全力服務于保發(fā)展、促就業(yè)問題的解決。
2009年,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七大精神,推進“ 十一五” 規(guī)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們應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變化,保持我國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重要一年。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通過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各項改革改善政府服務,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以至促進就業(yè)和引領工業(yè)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課題。如何通過電子政務建設,進一步輔助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為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繼續(xù)保持國民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提供信息支撐,是電子政務應用系統(tǒng)建設中值得重視的問題。例如如何把正在建設中的“金宏”工程做得更好,發(fā)揮其在宏觀調控中信息支撐和輔助決策的重大作用。再如,在世界經濟衰退、出口型企業(yè)訂單大量減少、企業(yè)面臨困難的背景下,如何通過電子政務服務保增長?從政府來講就是給企業(yè)提供非常良好的服務。電子政務要注重實效如何使政府利用電子政務系統(tǒng)幫助企業(yè)解決困難,
擺脫困境,做好融資,提高整個社會就業(yè)的能力。這方面電子政務建設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又如,如何幫助政府監(jiān)管好國家的4萬億擴大投資,確保資金能夠管好用好,在利用政府信息化系統(tǒng)這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間,通過科學決策和嚴格監(jiān)管提升決策水平,最大可能地避免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所以明年要把電子政務應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使其更卓有成效而不是一種形式。
第三, 電子政務建設必須調整整體結構, 更加注重資源整合。
目前,我國的計算機網絡規(guī)模全球第一,寬帶規(guī)模全球第二,上網人數全球第一,域名高達一千多萬個,網站也達到幾十萬個??梢哉f在全國范圍內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大規(guī)模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或初具規(guī)模的情況下,2009年電子政務建設更應該注重結構調整, 徹底扭轉“重硬輕軟;重基礎環(huán)境建設、輕信息資源開發(fā);重視網站數量,忽視應用實效”的“三輕三重”傾向;同時,不僅關注內部應用,更要強調對外應,用政府如何利用系統(tǒng)給企業(yè)提供服務,給公眾提供服務,我們需要這樣的調整。例如,要更加重視利用已經建設的國家電子政務外網,要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多元化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整合。向上是將大平臺整合起來,向下是延伸服務,向城鄉(xiāng)和不同的領域延伸服務。在技術上,應用系統(tǒng)的整合和拉動非常關鍵。今天從技術上來講,Web2.0和SOA的架構為我們建設數據中心、快捷為百姓服務帶來了可能,提高了雙向互動和多元互動的效力。電子政務技術平臺可以把多個應用系統(tǒng)集成在一起, 達到系統(tǒng)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雖然政府信息已通過政府網站實現公開,但是不管前臺的功能有多強大,最終取決于后臺的互聯互通,其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實現信息系統(tǒng)之間的互聯互通。因此要加強辦公資源的整合,建立起跨部門的綜合業(yè)務系統(tǒng),只有解決好條與塊之間割裂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推動各部門信息的交換和應用。要通過整合,滿足今天對電子政務越來越高的要求,使電子政務建設越來越符合際、更有實效, 能夠派上用場服務企業(yè)、服務民眾有實際進展。
第四, 確實落實政務信息公開條例, 大力提升電子政務與廣大公眾的互動性,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 為構建陽光型政府奠定了基礎?!墩畔⒐_條例》首先給老百姓獲得政府信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另外在不涉及國家機密的大原則下老百姓不僅可以直接獲取政府信息而且可以滿足更多的個人訴求。政府信息公開在全世界都是認同的公開是原則, 不公開是例外。如果在大潮流下我們不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面臨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各級政府都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切實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滿足廣大公眾對可公開政務信息的合理需求,這是服務型政府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進程中,要認真通過網絡傾聽廣大公、眾的聲音必須看到網民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要從網民聲音中看到廣大民眾的智慧和愛國之心同時又要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引導網絡輿情,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同志一樣,有勇氣、有胸懷直接與網民對話,歡迎網民對政府工作“灌水、拍磚”,大大縮短政府和各級官員與廣大公眾和網民的距離,使我們的政府和政府官員更加具有親和力,從而提升各級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為企業(yè)、為百姓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