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全省網民規(guī)模達到3596萬人,同比增長4%,互聯(lián)網普及率65.3%,半數以上網民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在全國各省市區(qū)排名中浙江省網民規(guī)模位居第六。

 
  5月24日,浙江省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浙江省網絡文化協(xié)會和浙江省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共同發(fā)布《2015年浙江省互聯(lián)網發(fā)展報告》,直觀的大數據,將互聯(lián)網對日常生活的“滲透”展示得淋漓盡致。
 
  互聯(lián)網為網民和政府公共部門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越來越多網民對及時了解政務信息、在線溝通、與相關領導在網上進行互動交流等提出了更多訴求,這也對網絡政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份報告,為如何將“網上群眾路線”走得更好提供了幾個視角。
 
  視角一:手機網民在增加
 
  現象:上網,不再只是電腦的專利。平板電腦、手機、甚至電視,都開始成為網民上網的主要工具。在網民規(guī)模日益加大的同時,網民對手機的依賴也在逐年增加,手機網民已占到全部網民的92.8%,高于全國90.1%的平均水平??磥?,“網上群眾路線”,不能僅僅是“電腦上的群眾路線”。
 
  “浙江發(fā)布”負責人:從2014年6月上線至今,浙江發(fā)布“兩微一端”的粉絲量突破520余萬人,全省政務微信總數居全國前列。各地各級領導干部越來越意識到,政務信息的發(fā)布,網絡問政的推進,不僅僅局限在電腦PC端,移動端媒體的地位正在加強。近年來,在重大信息發(fā)布、重要政策解讀、突發(fā)事件處置、民生關切回應等方面,各地的政務新媒體開始發(fā)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如何更快捷更有效地與民眾溝通互動、提供優(yōu)質服務,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已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視角二:50歲以上網民群體比例上升
 
  現象:年輕人上網不稀奇,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始加入“WiFi”一族,成為千萬網民中的一員。
 
  年輕網民占比高,是浙江網民、甚至是全世界網民的共同特點。目前,50歲以上網民群體所占比例尚未超過10%,但在浙江,這個群體占全體人口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如何讓更多的老年人上網,更好地通過網絡表達訴求,也是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重要一環(huán)。
 
  杭州北山街道沿山河社區(qū)黨委書記楊曉玲:學著視頻聊天、用微信在朋友圈里曬自拍;學用叫車軟件、上網瀏覽打折信息……這幾年我們社區(qū)工作人員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教老年人用網絡、用智能手機。他們的學習勁頭和對網絡的好奇一點都不輸年輕人。通過網絡,他們可以更容易表達民生方面的需求。在老齡化社會的進程中,老年人不應該缺席“網絡世界”。
 
  視角三:19時至24時上網最頻繁
 
  現象:24小時在線,從來都是互聯(lián)網的特點??删W絡上,什么時候最“熱”?
 
  8小時工作時間之外,是網民更活躍的時候?!熬W上群眾路線”的踐行,必須全天候。
 
  寧波市江東區(qū)委組織部許文飛:對普通網民來說,休息時間顯然是上網的“重要時刻”,這也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常態(tài)化觸網,經常性在線,主動地發(fā)聲。要把在業(yè)余時間上網看看、論壇轉轉作為自媒體時代下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的新途徑,讓互聯(lián)網成為發(fā)揚民主、接受監(jiān)督的新渠道,不做網絡“菜鳥”,爭做網絡“達人”。在8小時之外上網,說明輕松娛樂是網民的主要訴求,置身網絡,領導干部一定要放下身段、拋開架子,忌諱空泛乏味的說教,更要學會“網言網語”,和廣大網民打成一片。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