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旬一行來到華龍網調研。周旬對網絡問政平臺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今后人大在監(jiān)督工作上,可以與問政平臺展開合作,讓人大代表參與其中。他說,如今,新媒體受眾越來越多,結合新媒體傳播時效迅速的優(yōu)勢,人大新聞宣傳也應發(fā)揮好新媒體作用,把人大工作成果宣傳出去,第一時間發(fā)布新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和人事任免等內容,避免出現誤讀和斷章取義。
責任編輯:admin
于媒介屬性而言,新媒體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網絡、博客、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早已紛紛涌現開來,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新媒體的應用屬性開發(fā)尚有很大空間,比如聯合行政、司法、立法機關為老百姓提供服務,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新媒體較于傳統(tǒng)媒體最大的區(qū)別,便是信息發(fā)布沒有時間差,可以隨時隨地發(fā)布信息。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信息滯后所帶來的誤解、不便,已成為困擾人們生活的一大難題,涉及國家機關的尤是如此。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法律頒布和人事任免是其兩項常規(guī)而重要的日常工作,對信息速度要求極高,而新媒體的快捷屬性恰好契合了這一要求。
不僅如此,新媒體還是一個連接平臺,一頭連著老百姓,一頭連著政府部門,華龍網的網絡問政平臺便是如此。在網絡問政平臺上,老百姓可以“吐槽”政府作為,也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映民生訴求;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優(yōu)勢,讓人大代表點對點地與民交流、為民服務,則既便捷又高效。應了民生訴求,老百姓自然主動點贊。
再者,新媒體作為一座溝通的橋梁,不僅只是可以發(fā)布信息、監(jiān)督政府,也可收集民意。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民意收集是其工作之一,若以新媒體(網絡、移動客戶端)為載體收集民意,則少去了現實中的許多不便,可節(jié)省時間成本、物質成本。
新媒體不是洪水猛獸,不是暴戾之地,而是可控的可用的便民的。一旦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助推國家機關的各項工作,讓為老百姓服務更便捷,也讓自身工作更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