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西安市委市政府2019“追趕超越攻堅年”要重點抓好的“十件大事”,堅決打好“人才人口攻堅戰(zhàn)”,認真落實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講話精神,西安市公安局正式發(fā)布2019年度第一項戶籍新政新舉措——自2019年1月23日起,西安市公安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對部分居民戶籍業(yè)務推行“全城通辦”,全力打造“15分鐘政務圈”。
西安市戶籍業(yè)務的“全城通辦”,群眾可“就近”在西安市公安局任何戶籍派出所均可辦理本市所有派出所的指定戶籍業(yè)務。西安市通辦的戶籍業(yè)務分五類39項,具體如下:
(一)查詢業(yè)務。1、戶籍檔案;2、戶籍證明;3、新生兒重名查詢;4、姓名規(guī)范字查詢。
(二)登記業(yè)務(立戶及遷入集體戶除外)。5、新生兒報戶;6、市內遷移;7、有合法固定性住所人員落戶;8、收養(yǎng)子女落戶(已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的);9、夫妻投靠落戶;10、父母投靠子女落戶;11、子女投靠父母落戶;12、學歷落戶;13、留學回國人員落戶; 14、在校大學生落戶;15、人才引進;16、投資創(chuàng)業(yè)落戶;17、在本市居住生活并繳納社保人員落戶;18、退役軍人恢復戶口。
(三)變更更正業(yè)務。19、姓名變更;20、民族變更;21、宗教信仰變更;22、婚姻狀況變更;23、文化程度變更;24、服務處所變更;25、身高變更;26、兵役狀況變更;27、籍貫更正;28、血型更正;29、出生地更正。
(四)注銷業(yè)務。30、死亡注銷戶口;31、加入外國國籍或在國外定居注銷戶口;32、出境注銷戶口;33、服兵役注銷戶口。
(五)居民身份證業(yè)務。34、居民身份證核驗;35、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36、居民身份證損壞;37丶居民身份證到期換領;38、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39、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
這五大類39項戶籍業(yè)務自此將不需要“流轉辦理”、不需要“流轉審批”,全部實現“現場辦結”,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城通辦”,切實做到“15分鐘政務圈”,確保西安戶籍新政始終“最優(yōu)”。
據悉,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西安市新增“新西安人”共計795166人。其中博士以上1253人,碩士研究生26762人,本科237543人,大專151121人,中專、技校55786人;人才引進32126人。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占總遷入人口的63.5%。
自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戶人口已超過105萬。截至2018年12月31日,西安戶籍人口共計9923159人。大西安戶籍人口即將突破1000萬!
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西安市戶籍人口平均年齡為38.07歲,比新政實施前平均年齡下降1歲。老齡化率下降1個百分點。流動人口平均年齡35.14歲。戶籍、流動人口合計平均年齡為37.39歲。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yè)提供商。創(chuàng)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chuàng)新業(yè)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yè)提供專業(yè)咨詢規(guī)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yè)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qū)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fā)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zhí)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xù)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huán)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yè)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yōu)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chuàng)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yè)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數字政府周刊》、《數字政府白皮書2.0》、《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fā)展水平評估報告》、《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優(yōu)秀實踐案例評選研究報告》、《首屆(2018)中國營商環(huán)境評估報告》可通過電子政務智庫公眾號及微店在線購買,歡迎訂購。

微信掃一掃即可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