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多個曾經參與網絡反腐的大V近日被抓,有輿論認為民間網絡反腐可能走向式微,而隨著中紀委網站的開通,有中國學者評估,官方在網絡反腐上正從“幕后”走向“前臺”。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站9月19日指出,網絡反腐出現(xiàn)“國進民退”的現(xiàn)象,顯示中國當局有意把網絡反腐引導到官方平臺上去。受訪的中國評論人士鄧聿文進一步分析指出,官方這一波反大V的行動著眼的不僅是網絡反腐,重點在于控制網絡輿論,但由于打擊網絡輿論難免將削弱民間網絡反腐的功能,因此當局試圖通過官方網絡平臺補足反腐力度。

  報道稱,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本月初開通,接受網民對腐敗官員進行實名和匿名舉報,意在建立制度性的反腐機制。《新京報》18日引述中紀委常委、秘書長崔少鵬的話說,待條件成熟,中紀委網站還將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認為,這不僅是反腐舉報工作的創(chuàng)新,還意味著中紀委正在從“幕后”走向“前臺”,更加透明。

  在官方反腐網絡機制形成之前,媒體人、爆料人、情婦們蜂擁在微博或論壇上舉報貪官色官,使得以微博為代表的民間網絡反腐平臺展現(xiàn)了強大的反腐力量。被打下的官員包括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鐵男、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表哥”楊達才、“房叔”蔡彬等人。

  不過,《新京報》報道指出,民間網絡反腐的威力也呈現(xiàn)出“不可控”的一面。2013年5月,一則“副區(qū)長貪污20億”的網帖稱,上海市某區(qū)副區(qū)長擁有住房60多套,貪污20多個億,還有十多個情婦。三個月后,上海警方抓獲該帖作者傅學勝,他承認網帖是捏造的,他本來要攻擊的是另一個人,在網上沒有搜到照片才選擇了這個副區(qū)長。

  當局近日雷厲風行地展開打擊網絡謠言的行動,《新快報》記者劉虎和“網絡知名爆料人”周祿寶分別因“涉嫌制造傳播謠言”和“涉嫌敲詐勒索”而落網。微博大V薛蠻子因涉嫌嫖娼而被帶走,另一位自由派微博大V、民營企業(yè)家王功權也因“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而被刑拘。

  本月9日,“兩高”出臺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或者編造虛假信息,在網絡上散布,可能要被追究誹謗罪或者尋釁滋事罪。這一系列手段被外界視為網絡反腐的“緊箍咒”,火紅一時的微博、論壇等民間網絡反腐平臺頓時遭到“冷遇”。

  受訪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當局并無意收緊網絡反腐,而是要加強對網絡反腐的引導,主要打擊對象是網絡水軍和造謠、犯罪等行為,只要在法律范圍內發(fā)表觀點,還是應受到保護的。不過,汪玉凱也指出,當局為打擊網絡謠言而抓人,此舉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一旦抓得不準確,可能會讓政府陷入被動”。

  鄧聿文則指出,官方管制網絡輿論的最終目的是要把民間輿論引導到“中國夢”上去,因為現(xiàn)在很多網絡輿論的解讀與官方的“中國夢”背道而馳,有不少人還把憲政當做“中國夢”的一個部分,這背離了官方所解讀的“國富民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鄧聿文也說,當局可能認為社會輿論不受控將打亂官方一系列部署,包括反腐和財產公示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