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給這系列文章寫了一個序:“淺談政務大數據的本質”。至今也有近半個月了,第一篇才出來了一個雛形,于是有了今天這篇陋文。
要想深入研究政務大數據,分析清楚其全景圖十分重要。然而,政務大數據涵蓋的范圍很廣,其全景圖并不容易刻畫。因此,我們先單純地以數據的ABC視角(A.價值主客體 B.生命周期 C.過程與流程)來分析它。
A.服務主客體
政務大數據的主客體,在類型上可以分為管理者、運營者、提供者、所有者和使用者。其中,管理者、運營者和提供者是廣義的服務提供者,是主體;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廣義的服務使用者(被服務對象),是客體。主體和客體都是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參與者,它們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在實際環(huán)境下,同一個主體或客體,往往具有管理者、運營者、提供者、所有者和使用者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重角色。在本文中,重點從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參與者來分析其主客體及相互關系。

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政府、公民、企業(yè)、外國人和社會組織。政務大數據服務提供的過程,同時也是政府為主導、各方參與共同對政務大數據治理的過程。其中,政府是名義主體,其他四類參與者是名義客體。然而,這個主客體關系不是絕對的,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參與者既是主體也是客體,既是政務大數據的提供者也是使用者。以公民政務數據為例,相關政府部門既是提供者也是使用者。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為公民提供相關政務數據服務,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在社會治理和政務服務過程中使用這些政務數據。
作為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名義主體,各級政府部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照權責清單,以中央政府為例,其政務大數據相關業(yè)務指導部門包括:發(fā)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huán)境保護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yè)部、商務部、文化部、衛(wèi)生計生委、人民銀行、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安全監(jiān)管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統(tǒng)計局、林業(yè)局、知識產權局、旅游局、宗教局、國管局、僑辦、港澳辦、臺辦、新聞辦、地震局、氣象局、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糧食局、能源局、國防科工局、煙草局、外專局、海洋局、測繪地信局、鐵路局、民航局、郵政局、文物局、外匯局、檔案局、密碼局、保密局和人防辦等。政務大數據服務的提供是伴隨著政務服務的提供來展開的,政府治理的過程也就是政府權責行使的過程。

作為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名義客體,公民、企業(yè)、外國人和社會組織也是政務服務的重要對象。

可以看出,各級政府部門的權責清單與提供的政務服務是相互對應的,政務服務相關的數據也是構成政務大數據的主要內容。
B.生命周期
從生命周期來看,政務大數據也有產生、成長變化和消亡的過程,即從創(chuàng)建和初始存儲,到它過時被刪除的全過程。本文從通用信息科學的角度來說明政務大數據的生命周期。

分析規(guī)劃:該階段重點對數據服務主題進行規(guī)劃。有兩種情況,一是新產生的政務數據,二是已有的政務數據。其中,已有的政務數據又分為有相應業(yè)務信息系統(tǒng)支撐的和沒有相應業(yè)務信息系統(tǒng)支撐的。對于新產生的政務數據重在合理規(guī)劃數據服務主題;對于沒有系統(tǒng)支撐的已有政務數據,重在有效分析數據現狀并規(guī)劃服務主題;對于有相應系統(tǒng)支撐的已有政務數據,有效分析并結合相應系統(tǒng)及數據現狀。該階段的輸出結果是主題數據的概念模型。
標準化:該階段的工作重點是通過上一階段的工作成果——主題數據的概念模型,來規(guī)范化相應的政務數據元,并制定相應的元數據標準,將政務數據的結構、規(guī)格做出統(tǒng)一規(guī)定。該階段的輸出結果是政務資源目錄、政務數據元規(guī)范、政務元數據標準。
數據采集:該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實現數據的自動/半自動/手動等多種方式,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多種類型的采集。其中,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如音視頻、圖形圖像等多媒體信息,電子化的文本文檔數據等將是政務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圖像識別、文本分析以及多媒體數據分析將逐漸會成為主要內容。此外,數據采集的渠道合規(guī)性也將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各種爬蟲技術的合法性將會遇到嚴峻挑戰(zhàn)。該階段的輸出結果是符合政務元數據標準的政務數據。
數據治理:該階段以分析規(guī)劃和標準化階段的工作成果為指導,以數據采集階段的輸出成果為對象,以提供不斷優(yōu)化的政務服務為目標進行綜合治理。該階段的輸出結果是有效的政務大數據服務內容。
服務提供:該階段對數據治理階段輸出的政務大數據進行整合、加工、處理,建立提供面向最終客戶的政務大數據綜合服務體系。
服務獲?。涸撾A段在服務提供階段基礎上,使政務大數據服務的客體能夠便捷、高效、準確的提供政務大數據服務。
持續(xù)優(yōu)化:在完成服務提供和服務獲取階段的工作內容后,政務大數據服務將進入持續(xù)優(yōu)化的自循環(huán)階段,不斷改進和完善政務大數據的服務內容、服務形式以及流動方式。
價值轉換:在業(yè)務事項受理、辦理或監(jiān)管機制等發(fā)生重大變化時,或者數據時效性失效時,一類或幾類政務數據可能會不再具備實質意義,該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完成其價值轉換,形成新的有意義的數據。
C.過程與流程
政務大數據的服務過程和服務流程是與其生命周期緊密聯系的。政務大數據的服務過程管理和政務大數據的服務流程規(guī)范化,都是保障政務大數據服務質量和價值的重要手段。該部分內容是“8、政務大數據的價值鏈“和”9、政務大數據的運營”等后續(xù)系列文章的重要內容,在本文將不再贅述。
綜上,政務大數據的ABC(A.價值主客體 B.生命周期 C.過程與流程)就構成了政務大數據的全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