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網絡謠言影響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網絡謠言得以滋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網絡的虛擬性、自由性。網絡謠言對政府治理工作的實效性產生不利的影響,它加大了政府辨別信息真?zhèn)蔚墓ぷ髁俊1本┚絺善频摹扒鼗鸹鹁W絡造謠事件”充分證明了網絡謠言影響之大、危害之深。
相關學者指出,互聯(lián)網謠言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新聞媒體報道角度存在偏差,容易誤導廣大網民;二是社會生活的不確定因素,為謠言的誕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三是利益的推動,網絡推手惡意制造謠言,對謠言的擴散推波助瀾,綁架網絡公民意見。
這些謠言在澄清之前,會逐漸引發(fā)帶有激進傾向、個人主觀臆斷色彩的輿論,由于偏離事件的客觀真實性,這些輿論很容易擾亂網絡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公民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而影響社會穩(wěn)定,破壞社會誠信,甚至出現(xiàn)網絡暴政現(xiàn)象??梢哉f網絡是把雙刃劍,既能成為政府治理的高效輔助工具,又存在網絡謠言擾政,甚至引發(fā)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諸多隱患因此政府部門應合理利用網絡平臺。
?。ㄈ┚W絡參與削弱政府的話語主導權
公民對政府治理和決策的網絡參與是一種價值評價,體現(xiàn)了對政府各種信息和工作透明度的認可程度。公民往往以自身利益為出發(fā)點進行評判,公民關心的敏感話題往往是其自身利益的關鍵點,也是網絡參與的關注重點,而這又容易與政府倡導的網絡參與重點存在沖突,引起政府的話語權因網絡焦點的偏移而有所削減。
精英治理理論認為,傳統(tǒng)公共參政的主體以社會精英為主,他們大都為社會不同階層的知識分子,就組織來說,則為政府機關官員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的管理人員,大多數(shù)公民無法接觸政治并參與活動,幾乎被完全排斥在政治過程之外,政治參與度低。在網絡社會,參與的主體除精英分子外,還有身份各異的普通網民,這些都是網絡政治生活的基本單元,他們很容易受到網絡信息的誘導,被眾說紛紜、真假難辨的網絡信息所迷惑。由于人人掌握著網絡參與的話語主導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現(xiàn)“網絡擾政”等問題。
四、網絡社會背景下政府治理的對策選擇
?。ㄒ唬┺D變治理觀念,引導理性參與
網絡社會的發(fā)展速度快,對科層制管理理念的威脅日益明顯,而受傳統(tǒng)官本位思想影響,科層制管理的理念任行政機關中還廣泛存在,并未全部淘汰。網絡社會與科層制管理制度之間存在齟齬,這與社會的有效治理極不適應,矛盾不斷顯現(xiàn)。
在網絡社會,各級政府官員要轉變觀念,政府治理要順應時代發(fā)展,從“堵”變“疏”,引導公民理性參與政治過程,要能夠切實保障公民的權利,促使其轉變落后思想觀念,加強同政府人員的網絡互動政府要借助網絡平臺為公民搭建更多的參與渠道,讓公民在政治參與中逐漸樹立民主思維和民主管理意識并將其轉變?yōu)橐环N民主習慣,積極培育參與型的網絡公民文化理念,從而推動政府進行治理創(chuàng)新。
(二)加強網絡管理,凈化網絡環(huán)境
網絡是一項技術,也是政府監(jiān)管的對象,還是公民表達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媒介。積極順應時代需求,切實落實網絡基礎管理,大力整治清除網絡有害信息,高度重視網絡對社會輿論的導作用,這是加強網絡管理的當務之急。其中,構建健全完善的法律體系尤為重要,要實現(xiàn)對網絡的全面監(jiān)督管理。
既要規(guī)范網絡問政的流程與實效性,充分調動網絡公民的參與熱情與互動性,還要規(guī)范網絡信息傳送渠道,完善網絡內容審查制度,建立法律法規(guī),增強綠色上網意識,改進網絡技術的安全度,加強控制網絡不良信息和暴力語言的傳播,攔截過濾有害信息,保證網絡信息傳送通道的清潔。
要通過強化網絡行業(yè)的經營自律性,做好網絡運行全程的監(jiān)管工作,避免網絡謠言的傳播,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的傳播手段,轉變傳統(tǒng)過分依賴政府權力單向硬性控制的方式,逐步兼顧網民互動、開放有序的軟性調控方向轉變。
(三)完善電子政務,規(guī)范網絡秩序
隨著網絡社會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公民的信息化、網絡化意識在不斷加深,網絡問政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作為政府的一項戰(zhàn)略性目標,完善電子政務建設已有重大進展。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公民參與政治的網絡平臺構建都屬于電子政務的范圍。只有充分保障民意的參與才能實現(xiàn)公民參與政治的民主性,如果把公民排除在政治活動之外,則無異于否定公民的各項權盜,即對民主思想的否定。
針對政策難以落實或者落實效果不佳的情況,可借助便捷高效的互聯(lián)網問政辦式。在政務運行中,被忽視的公民可能會有不滿心理,拒絕參與和執(zhí)行一個他們沒有參與和發(fā)表意見的決策。完善電子政務、規(guī)范網絡秩序、加強輿論監(jiān)督,將無限制的混亂狀態(tài)整理成理智有序的參與狀態(tài),是問政于民的良善治理手段,因此,握好雙刃劍,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網絡的正能量,才能構建起完備成熟的電子政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