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市民反映原有普通住房標準讓自己的住房“被豪宅”的網上信訪郵件,不僅得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而且兩個多月后市政府還采納市民意見、制定公布了新調整的普通住房標準。市民的合理化建議,影響著公共政策的推出和調整。
今年是本市網上信訪工作開展10周年,昨天(5月26日),記者從市信訪辦獲悉,去年本市網上信訪已占總信訪量的37%,成為本市信訪主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網上信訪中建議類來信比例接近四成,明顯高于傳統(tǒng)信訪渠道,說明網絡信訪已成為群眾參政議政的重要方式。
2002年5月,“中國上?!遍T戶網站上線的同時,本市開通“市長信箱”;2007年,市信訪辦又開通了“網上信訪受理(投訴)中心”網站;2010年,按照市委主要領導的要求,“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又增設了“市委領導信箱”。經過先后4次升級與改造,網上信訪受理渠道不斷拓寬,方便了市民輕松點擊鼠標就能反映意見建議。尤其是在全國率先啟動全市17個區(qū)縣和市委市政府60個職能部門網上來信辦理程序的全公開和辦理結果的部分公開,加強了對信訪工作的公眾監(jiān)督,成為“網上信訪”的重要突破。
市民“被豪宅”網上信訪獲重視
去年11月,市民王春梅等通過網上信訪反映,上海的普通住房標準從2008年11月1日起執(zhí)行后,房價幾年來持續(xù)上漲,有的地方還漲了一倍以上,但絕大部分購房者還要按照3%的最高稅率繳納契稅。她說,自己購買的首套房位于外環(huán)以外十幾公里的閔行區(qū)吳涇鎮(zhèn),房屋建筑面積約88平方米,均價為1.5萬元每平方米,這是當時市區(qū)在售最便宜的房屋之一。但是,由于房價上漲,現(xiàn)在總價遠遠超過普通住房的標準,因此“被豪宅”,需要多支付近3萬元的契稅。為此,王春梅呼吁市領導研究調整普通住宅標準,減輕普通購房者的經濟負擔。
市信訪辦受理了王春梅反映的情況后,迅速將問題通過網絡轉到包括市領導及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市長韓正對此十分重視,專門批示,請分管副市長會同住房局、稅務局研究,并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
經過慎重研究后,今年1月,韓正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這個重大“利好消息”,隨后市政府公布了調整后的普通住房標準。該標準已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建議高層建筑周邊劃定禁放區(qū)
今年4月,市民范明芳通過網上信訪來信稱,近年來,高層建筑周邊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fā)重大火災事故的案例不絕于耳。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高層建筑數(shù)量非常多,因燃放煙花爆竹給城市安全運行帶來的隱患也與日俱增。《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頒布已有十多年,不適應現(xiàn)實需要,有必要研究完善《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比如,應在高層建筑周邊一定范圍內劃定禁止燃放區(qū)等,以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范明芳的意見馬上被送到市領導手中,并明確批示,要求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提出意見,還可邀請來信者共同參與。本月,市公安局牽頭與市建交委、市安監(jiān)局、市房管局邀請建議人范明芳一同研究相關工作,并提出具體貫徹措施。包括積極推動修訂上海《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推動落實物業(yè)責任,明確禁放區(qū)域范圍,規(guī)定高層等建筑的安全燃放距離等。
網上信訪公開辦理好評多
記者了解到,網上信訪公開辦理以來,也在社會上收獲了許多好評。上海法學會副秘書長、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認為,在信訪渠道開展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符合時代要求,具有獨特優(yōu)勢,是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實現(xiàn)民眾有序政治參與的良策。要避免出現(xiàn)“公開征集,關門處理”的局面,不妨對人民建議公開討論,用真誠和正確行為引導公眾的有序政治參與。
市信訪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加大考核力度,促進職能部門重視網上信訪工作。未來將把網上信訪公開范圍擴大到本市所有職能部門,最終實現(xiàn)除群眾不愿意或不適合公開的信件外,全部予以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