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管理的必然趨勢:“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
“數字城市”作為技術現代性的標志性成就,將城市的生存空間由單一的物理世界擴展到數字化虛擬世界,這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城市社會的固有屏障,而且給既有的行為方式、制度規(guī)范、思維方式和價值規(guī)范以巨大的沖擊和震蕩,對城市政府管理產生深刻影響。城市信息化、網絡化對政府管理有何影響?在數字化信息技術條件下城市政府如何實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在數字化信息技術條件下城市政府如何實施有效的公共管理?華中科技大學開展的“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研究,就這個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在理論上作出了初步探索,在實踐上積累了有益的經驗。他們的基本作法是:
——重點扶持,注重多學科聯合攻關。
“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研究,是華中科技大學鼎力扶持的重點課題。他們認為“數字城市”是現代城市政府綜合運用地球信息系統(tǒng)、遙感、遙控、網絡、多媒體、虛擬仿真等高新技術,對城市管理所需的各種信息,以數字化形式自動采集、整合、儲存、管理、交流和再現,對城市功能機制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通過網絡化、電子化手段實現政務信息的共享與交流?!皵底殖鞘小睂嵸|上是政府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產生信息,并依據所產生的信息對城市實施有效管理的技術手段,具有鮮明的智能化特征,從而提升了公共組織實施公共管理的知識含量和技術水準。然而,單靠一個學科難以完成“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的課題研究任務。為了做好這一學科交叉融合滲透的研究課題,該校選派一名副校長主持這項研究,挑選一批在信息工程、計算機、公共管理諸學科造詣較深的專家學者參與,組成了一支由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博士生導師、30位教授和副教授、30多位博士、150多位碩士構成的雄厚的科研力量。與此同時,學校優(yōu)先安排科研經費,在國家“211工程”的支持下,籌措2000萬元經費確保這項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在硬件建設上,學校建成了2千平米的“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虛擬仿真中心,配備了全國最大的SGIOnxy2高速圖形仿真服務器,最大的多媒體三維立體仿真顯示屏(約為68m2),大批計算和圖形工作站,高檔輸入輸出設備以及地理信息管理(GIS)、建模仿真、地形仿真、可視化、數據庫管理軟件和各類開發(fā)工具?!皵底殖鞘信c政府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城市數字化基礎平臺建設和政府職能部門信息子系統(tǒng)的搭載;二是政府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城市數字化基礎平臺就是按照統(tǒng)一的信息標準和規(guī)范,將城市基礎地理、自然資源、社會人文資源等信息進行數字化采集和存儲,分別建立數據庫,把城市各類信息集成到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環(huán)境之中,從而避免各類信息,尤其是政府部門之間信息互不兼容、無法實現信息共享與交流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功能重疊。由于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管理與辦公自動化子系統(tǒng)搭載到“數字城市”所共有的基礎信息平臺之上,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快速查詢和檢索城市相關的信息,并以圖形、圖像、聲音、文本、電子報表或硬拷貝等多媒體形式進行顯示和輸出,經過電腦所具有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統(tǒng)計、排序、分類等處理和分析,確保了信息的穩(wěn)定、安全和可靠,提高了政府部門的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政府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就是政府部門在綜合分析和處理各類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將城市在計算機上實現仿真,建立城市管理決策分析的定量電腦模型,這種模型即可以再現城市政府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歷史事實,供決策者總結行政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也可以虛擬仿真城市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為行政決策者選擇最優(yōu)管理方案提供幫助,亦即虛擬仿真技術作為人工智能化管理的內核,為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提供可視化的科學依據。
——立足前沿,注重特色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的專家學者們認為:(1)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居于區(qū)域調控中心和中層職能管理的城市政府,其組織結構正朝著智能化、虛擬化方向發(fā)展。政府管理人員結構中高智力成員比重增加,行政組織內智囊性、“外腦型”的輔助決策機構的產生且地位日趨重要,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更具前瞻性的虛擬政府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在信息技術時代,知識的不斷增值,技術專家統(tǒng)治的趨勢在加強?!皵底殖鞘小闭芾聿捎弥R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行政技術,使政府管理對技術的依賴程度加深,經驗行政必然被知識管理和技術行政取代。(3)“數字城市”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政府綜合管理的潛力,從而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政府對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4)“數字城市”使政府的管理內容由過去以實物形態(tài)(如計劃調撥)為中心的靜態(tài)管理轉變?yōu)橐孕畔?、知識形態(tài)為中心的動態(tài)管理,由過去的部門垂直管理轉變?yōu)榭v橫交錯的網絡化、信息化的矩陣式管理;由“離散型”管理轉變?yōu)橄到y(tǒng)化、科學化管理。因此,華中科技大學根據自身較強的理工文管學科交叉滲透的優(yōu)勢,把研究的重點確定為城市智能型政府和虛擬政府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現已承擔相關領域國家級、省級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科研課題8項,發(fā)表各種學術論文和科研報告50余篇,出版專著5部,計150余萬字。這表明,該校在“數字城市與政府智能化管理”研究領域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面向實踐,注重科研成果與政府管理實際相結合。
華中科技大學的專家學者們不只是在研究所、實驗室里作理論論證,而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積極應用于城市政府管理。我國第一個實施的“數字城市”建設工程——“數字襄樊”信息工程就是他們在這方面作出的可貴探索。首先,他們將襄樊市的各種信息搭載到統(tǒng)一的基礎平臺上,形成襄樊市的綜合信息港,全方位提供城市信息服務。其次,他們設計出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的方案,將襄樊市地理環(huán)境、資源環(huán)境及社會、經濟和人文環(huán)境等公共基礎信息存放在“數字襄樊”信息總站,而將專業(yè)信息存放在部門信息中心。數字襄樊信息總站與各部門信息中心之間通過網絡鏈接,信息總站負責整個數字襄樊系統(tǒng)的管理和控制,并給其他部門的子系統(tǒng)提供服務(見圖2)。在該?!皵底殖鞘信c政府智能化管理”虛擬仿真中心,專家們通過輸入襄樊市的各種數據信息,在多媒體三維立體仿真顯示屏上,可以身臨其境地游覽三國古城,欣賞城市秀麗的風光,可以查詢和檢索到襄樊市各市面的信息,據了解,襄樊市政府拓寬老城區(qū)南北走向街道的決策方案,市政府領導和有關方面的專家就是通過電腦網絡系統(tǒng),在各自辦公室的電腦終端和數字襄樊信息總站中央多媒體演示廳內會商完成的。而且整個決策過程通過襄樊市電視臺現場直播,讓全市人民了解決策的全過程,增強了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密切了政府與群眾的關系,也確保了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類似的決策實例還有襄樊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工廠等場地的選址及管線鋪設等復雜、宏觀的發(fā)展決策問題,都充分顯示出數字襄樊的無可估量的社會價值。數字襄樊的各種社會公益服務,如網上教育、網上信息查詢等都使襄樊人民切身感受到數字城市的親近和美好。隨著數字襄樊信息大廈的建立和完美,將使襄樊這座歷史古城進入一個數字化社會的新天地。目前,數字襄樊與政府智能化管理的各項子課題的實施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該項工程將在年內竣工。(作者單位:王乘,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何精華,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武漢430074)
